优秀通讯稿 | 陈一新:联动开启“抗疫歼灭战”“经济发展战”“风险化解战”

刘彬律师 1,520阅读12分57秒

陈一新:联动开启“抗疫歼灭战”“经济发展战”“风险化解战”

原创长安君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3月14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督导武汉市统筹推进抗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陈一新强调,当前武汉保卫战已进入决战决胜最后阶段,既要全面打赢“抗疫歼灭战”,又要及早打响“经济发展战”,还要切实打好“风险化解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重振武汉雄风,加快复兴大武汉。

武汉市委、市政府和市政法各单位、市经济综合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武汉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专门汇报了当前武汉推进复工复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体工作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陈一新指出,3月13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降至4例,已连续3天处在个位数的扫尾期,武汉保卫战胜利在望。在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统筹谋划、提前布局,联动开启“抗疫歼灭战”“经济发展战”“风险化解战”“三大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一新提出了统筹谋划、提前布局,联动开启“三大战”,加快复兴大武汉。长安君在此一一介绍。

 

一、全面打赢“抗疫歼灭战”

当前,武汉疫情就像“散兵游勇”,亟需步步紧逼、个个围歼。打赢“抗疫歼灭战”,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打好武汉保卫战的战略思想,按照“16字”总要求,抓住防控和救治两大关键,强化抗疫举措落实,力争实现“三个清零”,即疑似病例“清零”、每天确诊病例“清零”、在院治疗患者“清零”。打赢“抗疫歼灭战”,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救治为先。截至3月14日,在院治疗8856人,其中重症2489人,危重症569人。实现在院治疗患者“清零”目标,任务艰巨,且需较长一段时间。要坚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强化科学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把重症患者救治作为当前的急中之急,集中优势医护资源,完善优化诊疗方案,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生命。要把前移救治关口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把更多轻症患者集中到条件好的定点医院治疗,争取尽早治愈。针对急性期的病人逐渐减少的情况,要重视出院病人的管理服务。要统筹做好非新冠肺炎病人医疗工作,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坚持防控为本。当前,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战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防控策略,慎终如始,保持对疫情的警惕性不降低、防控要求不降低、防控力度不降低,不获全胜不轻言成功。要严密落实查控措施,从发热诊断这个源头查起,发现一例、盯住一例,跟进调查密切接触者,确保“四类人员”收治隔离每日清零。加强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力度。因时制宜调整完善小区封闭管理措施,注意防控“国外输入”建立长期防控机制,坚决消除疫情传染源。

——坚持创建为要。“无疫情社区”建成之时,就是社区有序解封之日,其目的就是要推动整个城市逐步解封。截至3月14日,武汉无疫情小区累计数量4871个,占比68.6%;无疫情社区累计数量382个,占比27.2%;无疫情村(大队)累计数量1778个,占比91.5%;全市第一批共有10个街道(乡镇)进入无疫情街道(乡镇)公示阶段;第二批共有11个街道(乡镇)新申报无疫情街道(乡镇)。要把创建“无疫情社区”作为分区分级防控的精准举措,作为小区封闭管理的发展方向,作为对外展示武汉抗疫成果及进展的重要宣示,以“无疫情小区”为切入点,向创建“无疫情社区”“无疫情街道”“无疫情城区”拓展,最终实现“无疫情城市”。建议武汉市抓紧研究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坚持“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标准,加快推进“无疫情社区”创建,让居民从中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提高预期,为武汉城市解封创造条件。

——坚持服务为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武汉群众自我隔离了这么长时间,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把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要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维护市场价格平稳。要引导基层社区干部精细做好封闭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特别是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及时提供必要帮助。

 

二、及时打响“经济发展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要在加强防控前提下,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当前武汉经济形势严峻。在打赢抗疫斗争第一战之时,要推动打响经济发展第二战,以尽早复工复产为抓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止损养息,固本培元,把握战机、抢占先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要尽早推进复工复产。早一天启动复工复产,就早一天占据主动。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清单式灵活动态复工复产。要将城市分步分区分块有序解封与复工复产统筹考虑,让人财物流起来,让交通动起来,推动武汉市内外员工返乡返岗就业,促进企业尽快恢复产能。要建立高效管用的审批机制、组织引导机制、防控应急机制、用工机制,助推企业顺利复产复工。鉴于有些村镇已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可考虑农村先行一步,在严防外部输入同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

——要研究和落实好扶持政策。要尽快落实国家出台的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措施。要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应急救助计划,增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抗压能力,让中小微民营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强起来”。要争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综合利用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恢复企业竞争力,增强城市经济活力。

——要因势利导调整产业结构。疫情提醒我们,“线上经济”“无人经济”“到家经济”已经到来,疫情催生了新经济模式、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发展时机,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消费习惯,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紧盯消费需求变化,引导商业模式适时调整,赢取发展先机。

——要支持武汉校友楚商企业发展。在抗疫斗争第一战中,武汉校友楚商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0亿元,对武汉保卫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校友楚商企业在经济发展“第二战”中的生力军作用,帮助校友楚商解决因疫情冲击带来的用工短缺、资金紧张、原材料缺乏、供应链不畅等实际困难,促进他们更好发展,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创富的目标。

——要重塑城市发展氛围。要重视大疫之后人才流失、投资减少、旅游业受损等可能发生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质量,提升办事效率。要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尽快缩短疫情影响期。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市场经济理念,优化营环境。

——要谋划抢占国际发展先机。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形势和疫情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把握好中国在全球率先战胜疫情的时机,主动对接国际市场,为武汉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切实打好“风险化解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坚持依法防控,加强社会面管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当前,武汉社会总体稳定,但各类风险因素不少。要坚持底线思维,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抓住防控化解工作窗口期,着手研究“灾后综合症”,早做准备、做好预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力求把矛盾化解于未然,把风险解决于无形。

具体来说,要防控化解“四大风险”:

——要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扩散升级的风险。要部署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把群众诉求搞清楚,分门别类采取政策措施合理引导群众预期。要坚持解惑与解困相统一,建立健全关怀帮扶体系。要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严防各种社会矛盾风险交织叠加。正视疫情、舆情、社情叠加影响,加大政府信息发布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要防控和化解经济纠纷集聚爆发的风险。要组织政法部门对涉疫情经济纠纷开展调研,规范案件办理程序、证据标准、裁判尺度。要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调解。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强化“六稳”举措。要优化涉企案件办案方式,加快涉企案件办理力度,慎用查封、扣押、冻结和羁押等强制性措施,为企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要防控和化解心理创伤锐化、社会戾气积聚的风险。重大灾难往往会对人们造成巨大而持久的心理创伤,如不能有效缓解,易逐渐积累演变成为普遍社会心态。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统筹推进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区分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修复和专业干预,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困难、安抚人心。要大力表彰英雄模范人物,展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的高风亮节,激发武汉人民再创辉煌的英雄气概。

——要防控和化解公共安全压力反弹的风险。当前,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回归正常生活,我们要以此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要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武汉市要落实防控要求和健康管理措施,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岗,帮助外地滞留在汉人员安全有序返乡。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强化工矿企业、高层和大型综合体建筑、地下空间和老旧小区等专项治理,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宁波律师,你身边的律师帮手,13605747856【微信同号】

继续阅读
weinxin
13605747856
我的微信
扫一扫,加律师的微信,了解更多
广告也精彩